【學校飯盒問題-欠缺競爭的產物】

 //關於香港的學校飯盒,我以前不會公開講,免得令同事誤會我在講他們。其實香港學校飯盒問題是一個全港性的問題,不過我也必須先講明,我舊校同工在提升飯商和食物部食物水平的能力實在很強大,疫情前的幾年,食物部水準以上的兩餸飯陪伴了我不少日子。

學校飯盒問題,其實是一個經濟學問題。

選飯商的是學校(有些學校會加入家長代表,中學甚至會加入學生代表),但食的是學生。

選拔飯商的試食會我去過,真的好食,因為是專登煮給你們試食的。

最後,學生食到的飯盒,就是喜劇之王裡面說會養張柏芝的四眼仔。

(飯商試食會 - 網上圖片,不是我舊校的)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經濟學問題。得到合約的飯商,食物質素差份量少,但沒有「即時」懲罰。即使學生家長反映,大不了下年學校下年不續約。

當然,公道的說,學校負責膳食的同工也很大壓力。因為他們總是不斷收到家長意見,他們也很努力要求飯商改善。

不過,飯盒的死症是,又要平,又要低鹽低油低糖,又要學生沒有選擇,所以飯盒必然將貨就價,調味又不能重手,而且因為學生沒有選擇而沒有懲罰,那些飯盒永遠不會好食。

我教了十幾年書,市面上很多飯商的作品我都食過,有的真的令人很沮喪,其餘的也不見得令人有食慾,最好的只是勉強合格。(懺悔:去了英國之後,我入鄉隨俗,習慣了午餐求其一個麵包加芝士加焗豆就算,那些香港的學校午餐已經不算甚麼)

經濟學理論千條萬條,但最重要的一條是讓市場自由選擇。

如果學生能選擇,質素差的飯商會即時受市場懲罰,就不會太過份。那麼市場怎樣才能選擇?很簡單,讓學生自己決定去那裡食。

不過小學不能讓學生出去食,很多中學也不讓學生出去食。那怎麼辦?

這個時候,如果學校食物部能夠提供足以當飯食而且質素正常的午餐(不是撈麵/燒賣/魚旦)的話,學生可以轉台,飯商起碼會感覺到壓力,就算飯商感覺不到壓力死性不改,起碼學生可以揀。食物部即場賣飯其實還有優點,其一是可以不用即棄飯盒,其二是可以像兩餸飯那樣即場添飯餸,學生不用食那些倒汗水浸了半天的飯盒... (全文連結在此)//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