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及有大量個人喜惡,慎入]
(上篇Siu Ming & Ming Fai是移英記[7],這篇是第8篇)
在英國生活了一年多,工做到第三份,女兒上學適應得很好,我們日常生活也已經沒有甚麼難度。有不少朋友問過我,現在生活得慣不慣,我可以答是大致上是慣的。
不過曾經有一段適應期,曾經有點迷失,會常常想起以前。
到現在我還不時想起以前的事,由小時候到臨走的記憶,每天總有些時間會像人臨死前flashback那樣,腦海閃過很多畫面。
最迷失的時候,這些flashback會多一些,現在不迷失,但仍會有flashback。我想強調,現在的flashback不是不開心,而是純粹在新的環境會想起往事。
如果要數需要適應地的方,最大需要適應的是生活模式的轉變。
來英國之前,人到中年,上一份工作做了18年,算是上軌道了,每天能夠做到安心上班、努力工作、安心下班回家,回到家跟妻女一起吃飯,假期時一家去沙灘、行山、踩單車、去喜歡的食店,不時見到家人和朋友,生活滿足而充實。
哪些能帶來快樂感覺的事物沒有了?
來到這邊,有一段時間感覺很失落,後來我發覺可能是因為一些過往能夠帶來快樂感覺的事物沒有了。
那是甚麼呢?於是我回想過去的日子,有甚麼東西會帶給我快樂的感覺,而這些東西現在不再出現在我的生活?
換個角度講,過往我最喜歡做甚麼事、吃甚麼東西、去甚麼地方?這大概就是答案。
不計上班、不計見甚麼人,以下是一些我最喜歡逛的地方:
第一個是筲箕灣。以前住在東區,去筲箕灣只需15分鐘。筲箕灣東大街到天悅廣場一帶,真的可以玩大半日。首先東大街有無數各式食店、有賣gadget的店鋪(例如那些充電線、電話配件、看似無謂但你會買的小配件)、有12蚊店,最重要的是,那裡有游水海鮮,我去到很熟悉那裡的行情,知道甚麼時候去會開始減價,買到新鮮的減價海鮮回家,是人生一大快事。
有時我會行遠一點,去到筲箕灣天悅廣場。我中學的時候曾經在這邊住過一段短時間,那時候天悅剛剛開張,那時候這是個很有趣的大商場,現在它雖然有點舊,但仍然很有趣。這裡有一間非常大間的懷舊模型玩具店,它大到可以行足半日,那實在是一個超級有趣的地方。另外,特別介紹,那裡有一間小小的game舖,店主是我舊校的校友,我的Switch也是幫襯他買的。
第二個是西灣河,這裡有個港島區民間美食主題樂園--太安樓。這裡的民間美食,是台灣夜市級數的,每次去到都是樂而忘返。去完太安樓,我會行過兩個街口逛水族店,那是我的興趣之一。
第三個是銅鑼灣。去銅鑼灣有甚麼好行,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去銅鑼灣,行Donki、IKEA、12蚊店、gadget舖頭、Uniquolo、Decathlon,已經夠行足一日,尤其是這裡的12蚊店屬於大的那種,去這裡的12蚊店加Donki,完全是一個香港人「思鄉」的好去處。
銅鑼灣的樓上書店,我在香港的時候是長期支持的,在香港的朋友們請代我繼續支持他們。
第四個是灣仔。我在灣仔住過很多年,這裡絕對是個好逛的地方。灣仔有幾個未死的場,首先是東方188商場,這裡可以說是港島版的信和好景商場,到現在它仍未死,仍然很多game舖、精品店、動漫,還有二手CD;另一個是灣仔電腦城,這裡仍然是一個買電腦東西的好去處,不過要留意黑店;最後一個是298電腦特區,這個場其實已經死了大半,它的一樓還有不少砌機舖和printer舖,二三樓基本上已經淪為貨倉(二樓有一間很隱蔽的舖頭,你上格價網站有時會找到它賣得比出面平的東西)。除了三大商場,這邊還有玩具街(太原街)和附近的露天市場,那是屬於旅遊景點級數的地方。順帶一提,灣仔也有12蚊店。
灣仔有間樓上書店叫做森記,這裡是港島區最多軍事書籍的書店,其他類別的書也很多,我每次入去都會敗家而回。
關於飲食,灣仔也是冇得輸。這裡的金鳳奶茶、再興燒味、新景園咖哩和乾炒牛河、快樂餅店、新九記粉麵和粥底火鍋,都是值得回味再回味的好東西。這邊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場景,就是駱克道街市熟食中心,這裡吃的不是美食,而是熟食中心的平民熱鬧氣氛,我無數個晚上就是在這裡和朋友渡過。
第五個是北角和炮台山,炮台山的一個半死的商場裡有一間超級有趣的二手動漫書籍CD/DVD店,另外,炮台山和北角各有一間12蚊店,當中北角那間應該是港島區最大的。
看到這裡,你應該會發現一個共通點,就是12蚊店。
是的,我超級喜歡逛12蚊店。它基本上是示範了日本人如何執著於為生活每一個環節設計出很好用的產品。我幾乎每隔星期都會去上述其中一間12蚊店視察,雖然它們的貨品變化不大,但就是不知為甚麼,就是百逛不厭。香港的12蚊店是賣Daiso的AEON,去日本的旅行的時候,我會狂逛另一間100 yen店Seria。
後來香港終於有Donki,也是百逛不厭,但無減我行12蚊店的興致,即是說,我沒有少逛了12蚊店,而是額外再多逛了Donki。
除了飲食和逛舖頭,我在香港的時候最能產生快樂感覺的活動是單車、行山、去沙灘、打機、寫作、種盆栽、養魚。
每星期我們一家三口起碼會去一次踩單車/行山/沙灘,然後吃喜歡的東西。踩單車的話,我們會call van把一家三口連人帶車運去沙田,然後踩十多公里(女兒能踩到的距離),然後去大圍食晚飯;行山更簡單,我們住東區,一上山就是行山徑,行去北角、南區、半山很容易;我們最喜歡的沙灘是港島大浪灣,那裡不算太多人,水清沙幼,游水前,去士多食炒麵和雞脾。這種親子活動,是人生一大快事。
在香港的生活最重要的儀式感,是過時過節和家人朋友共聚。這些活動,以前沒打算離開的時候,以為是理所當然的。過時過節其實是很快樂很幸福的事。
尋找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的故事
看過講心理學的書,說人類做某些行為或者需要得到滿足的時候,腦裡會出現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之類會產生快樂感覺的物質。我相信12蚊店應該是我產生快樂的重要場景,此外還有單車/行山/海灘家庭活動、游水海鮮、電子gadget、民間美食、軍事書籍等等。
起初去到英國,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學習新的生活模式,不要向後望,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失去快樂感覺的狀態,未到抑鬱,但總是欠缺了些甚麼。那時候我開始明白,原來自己缺少了快樂的感覺,然後我問自己,我該做些甚麼讓自己「補充」快樂物質?
於是我嘗試去思考有甚麼會令我快樂的事情,是來了英國之後沒有的?
首先是工作。
其實本來的工作是我其中一個帶來快樂的地方,相反,後來在英國做office工作,因為湊客和跟contractor的壓力很大,工作時間長,而且每天下班後都在擔心翌日的工作,結果影響到身心健康,所以我辭了工,轉了做人工低一點的學校工作,雖然不算正職,但每天見到不同的學生,其實幾有趣,而且可以當是一種訓練,尤其是訓練自信心和說話。
另外,我的副業是補習教香港DSE學生。這個副業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我18年的教學功力和儲備的教材,如果仍然能夠幫到香港的學生進步,那就不會白白浪費了,而且我找到一種自我實現的滿足感。離開之前,萬萬想不到教補習也會變成一個副業和工餘興趣。
然後是生活。
上面提到那些可以帶來快樂的東西,我總不能在英國找到完全一樣的替代品。例如:
日式12蚊店-這邊的Poundland、Home Bargains、TKMaxx、Flying Tiger有點像,但完全不是那回事,就是沒有日本人設計的那種驚喜。
樓上書店-英國書店多到像銀行,我也有看英文書,但中文書就只能買電子書或網購,完全沒有行中文書店這回事了。行書店打書釘跟上網找電子書是完全兩回事。
Donki-這邊當然沒有Donki,去到London有日式超市,不過完全不是那個規模了。
Uniquolo-雖然這邊的NEXT/H&M成行成市,不過都是那句,日本設計是不同的。
游水海鮮-這邊不是沒有,但極少,我上次見過是離屋企兩個半小時的地方。這很容易變成港媒批鬥「港人移英埋怨沒有游水海鮮」,我不是抱怨,絕對沒有。
港式飲食-我大約一兩個月才會在外面食一次港式食物,當然味道不能跟香港比。現在比較多是買急凍點心和自己燜牛筋腩。
單車和行山-因為住在鄉下,踩單車和去郊外都很方便。不過香港那種高山大海的風景,在我住的這邊就比較少。鄉下地方出門口就可以來回踩十公里,遲點我會嘗試把單車安裝在車後試踩其他地方。
海灘-因為住在內陸,比較像樣的海灘要差不多三小時車程,那只能夠是長假期book間小酒店房間的渡假活動,所以每次去海灘就是旅行一樣。
寫這些絕對不是抱怨。絕對不是抱怨。絕對不是抱怨。
重要所以講三次。
重新建立快樂「模式」
我想說的是,去到一個全新的環境,快樂的「模式」要重新建立,不能幻想可以過跟以前一模一樣的生活。
香港的生活的確是五光十色、多姿多采,這裡有世界級的吃喝玩樂,也有世界級的海灘和自然景觀,買甚麼吃甚麼都極之方便,這種大都會生活,除非你住在倫敦這種國際級大城市,否則真的有今生沒來世。
來之前我已經預算不再過香港那種五光十色的生活,但不代表不需要時間適應。現在還在適應中,還在尋找新的快樂模式,令自己的腦有足夠的快樂物質。
來到這裡,最大的快樂替代品是假期時駕車四處遊覽,英國這麼大,世界級自然景觀、博物館、文物、古蹟那麼多,長有長遊,短有短遊,應該可以去很多年也未去完,最重要的是一家人一起。
上面提過在香港時會種盆栽,來到英國簡直是大巫見小巫。在這邊,有一個後園給我去搞,夏天每個月剪草、修剪植物、嘗試種不同的花、每天淋花、搞花園的枱凳、修理貯物的shed、清潔,已經夠玩。
至於飲食,來了一年多,雖然出街食飯次數不算多,大約知道自己喜歡食甚麼。我們基本上除了Fish & Chips和海邊的海鮮餐廳,基本上西式的餐廳盡量少去,因為實在是貴而不合口味。我們最喜歡吃的還是日式料理,這邊的日式料理平均水準應該是世界日菜的末端(起碼跟香港和日本的比較),我們喜慶日子去倫敦某間水準只屬香港屋邨日式料理水準的店吃飯,已經算過了一下思鄉的癮。
來到這邊,太太煮的港式晚飯愈來愈好吃,所以我不算很大癮出街食香港食品。至於飲茶,我來了之後只是出倫敦飲過一次,平日在家會食急凍點心,所以也不是很大癮去飲茶。
夏天的時候,不時會燒烤。在後園燒烤的好處是,物流掌握得好,其實可以擺陣到起爐到燒到收拾都很便利,不會製造太多廢物,收拾也不算難。這種在香港只能放假去郊外做的事,現在很便利。冬天的時候,我們最常吃的是打邊爐,在亞洲超市買些港式火鍋料,感覺和在香港家裡打邊爐沒太大分別。總之,一家人燒烤和打邊爐,就是幸福的味道。
這邊的海鮮之中,青口和生蠔最抵食和好食,而且比香港便宜得多。蜆和蟶子如果是急凍的,基本上是不能吃,因為實在太多沙,而且肉質已經破壞。冷凍的那些,肉質好一點但還是多沙。至於蝦,我還會懷念東大街那些會跳的,這邊買的冷凍蝦質地永遠不及東大街那些,但還算是可吃的。
沒法替代的是…
去到英國,就是過時過節完全沒法替代。中秋、冬至、農曆年,我還是十分十分懷念。在這邊的第一個冬至,天氣很冷很濕,要上班,雖然臨近聖誕假日氣氛已經很濃烈,但到了香港的晚上時間,想到過往的冬至如何一家人做節,心裡還是很難過,打電話給家人,不爭氣地落淚。
最難受的過節時候,是農曆年。初二到年初幾都是在上班,理性告訴我在這裡沒有農曆年,但情緒上還是很想過年,不是想放假,而是想過年。我能夠做的,只是初一封利是給女兒,在家裡互祝新年快樂,打電話跟家人拜年,手機send拜年相片跟朋友祝賀。到了夜䦨人靜的時候,更感寂寞。年三十去了倫敦逛香港人年宵,規模只是街坊劇場那樣,不過看到舞獅,心裡一陣悸動,因為我想起以前屋苑的委員會會安排舞獅到每一座拜年,我們每年都會帶女兒去看,原來我還很懷念那感覺。
與其說是懷念過時過節,更準確的說法是掛念家人。
講了這麼多,我再三強調,我不是抱怨,不是後悔。我只是正在適應,正在轉換快樂模式。
是否值得?
我每天還在很努力上班,很留意這邊的新聞,很樂意投票,很樂意參與女兒學校的活動,很努力找尋生活的快樂感覺。
上面講的那些都是吃喝玩樂和運動,其實我找尋生活感覺的方式,其中一個重要環節還是寫作和教學生。我很樂意每天不斷寫,以前在香港的時候有點兒覺得寫得太多,現在寫作剛剛好填補了我精神上很大的缺口,畢竟我都叫做寫過報紙文章(其實曾經化名寫過專欄)和出過書,我自我形象一部份是個寫作人,只要還有一個人想看,我都會繼續寫。
每次我寫這邊的生活,結尾都會寫一句--人總需要勇敢生存。今次也不例外。我不諱言適應過程有過很艱難很不開心的時候,現在也不是事事順利,也不能保證將來一定能完全適應,總之我不想報喜不報憂,講到移英是人間天堂一樣。不過有一點我是肯定的,就是現在我肯定我的家庭生活在一個免於白色恐怖、有人權、有民主、有法治、講道理邏輯、孩子能快樂成長的社會,這就值得了。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