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英國三年幾,不論是在披藏、FB或者Threads常常會有朋友留言或私信問我問題。
正常的問題我通常會答,但抱歉未必即時回應到。至於是撩交拗的,我通常已讀不回,畢竟人生時間有限。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問題:
如何評價仔女間學校/準備入的學校?
Ofsted: 反映學校管理質素。上年未轉制之前,學校會分為Outstanding, Good, Requires Improvement和Inadequate,我由Outstanding到Requires Improvement的學校都做過。基本上大部分學校都是Good,包括好多grammar schhol和成績好好的state school,但也包括很多學校很努力糾正學生問題的學校,所以Good不代校風和成績一定好。如果是Outstanding,那真的很難得,代表學校管理做得好好。如果是reuqires improvement或以下,信我,盡量不要去,除非你想見識Adolescence第二集。
Ofsted有一個部份我覺得特別值得看,就是家長問卷調查結果,你可以看到家長鍾唔鍾意間學校,之前後做過十幾間學校,手痕再看它們的Ofsted reports,尤其是家長問卷那部份,覺得真係幾反映到現實。
小學要看那學校Yr 6學生的SATs表現,那些都是公開數據,不過Locrating整合得幾好,而且做了全國排名。
GCSE成績的Attainment 8 Score - 即是GCSE成績高低,政府網站有齊,你可以按地區做排名,不過Locrating的整合得更容易看。
GCSE成績的Progress 8 Score - 類似香港中學的增值指標,學生未必是最叻的學校,如果Progress 8靚仔的話,代表那學校的教學和谷成績做得好。
家長口碑 - 這個真的要靠口耳相傳或者網上社群,上面提過的Ofsted家長問卷,也算是一種口碑。
AI - 來英的時候,仍未有ChatGPT,要找資料就是上Google找,再篩走大量垃圾資訊,然後自己分析數據。現在有AI,一切都方便得多。
應不應該讀私校或者考Grammar school?
負擔得起的話,口碑好的私校通常都物有所值,大前提是負擔得起。
Grammar school的話,仔女小學時過嚟,然後勁操11+卷,很多人要補習,不只是香港人,還有大量華人、印度人、本地人補習操卷。如果考得到的話當然應該讀。不過要留意,因為Grammar school會吸走區內最叻的學生,區內剩低的state school就會少了叻學生,這點需要留意。
做代課有甚麼要求?難唔難做?
代課分兩種,一種是agent代課,基本上係正常人類都會請,通常係每日派遣去唔同學校,日薪制。好惡做,純粹當吸收經驗還可以,長做好惡頂。
第二種是學校請in house代課,好唔好做視乎學校的學生如何,但很多學校只會offer一個很低的人工,低到基本上不能生活。
其實代課跟TA人工差不多,因為代課是要一個人管理一整班學生,而且他們見有代課就會搞搞震,做TA入課室支援現職老師,課室管理和學生行為是老師的責任,但以勞氣、吐血和孭鑊程度,TA的人生會快樂過代課。
好細個的仔女過到英國,銜接英國的小學困難嗎?
完全不會有困難,小朋友愈細,愈快適應,一到新學校,不出幾個星期,他們已經能夠融入,而且英國的小學基本上都是happy school,happy但其實有好多嘢學,我一直看著孩子小學的進度,其實很豐富,唯一沒有得學的只是中文和國安。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就是如果孩子讀小學,5歲已經讀Year 1,會早香港一年,去到英國插班(in-year admission)的話,出生日期的年齡計算要留意。例如2025/26學年:
Year 1: 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出世。
Year 2: 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出世。
如果子女準備在英國升小或升中,最好在派位截止報名之前移居英國,錯過了派位的話,要插班就要排隊,而且不保證一定有位,插不到班可以很頭痕。
讀初中的仔女過到英國,銜接英國初中課程和GCSE困難嗎?
如果仔女在香港本身英文程度好的話,基本上不會很大困難,反之亦然。GCSE其實等同會考,比DSE淺,只要你不是一去到就讀yr 11即刻考試,基本上困難不大,當然,前提是英文程度不能太弱。
讀高中的仔女過到英國,銜接A Level困難嗎?
A level比DSE深,數理科我不肯定,文商科的話寫作能力要求比DSE高很多,不過如果香港本身讀開DSE,去到升Yr 12的話,有足夠時間操練,如果學校老師不是太求其的話,一定適應到,當然,大前提是英文程度不能太弱。不過因為多了港人學生,現在幫香港學生補習GCSE和A Level算是有市場。
在英國教書有甚麼要求?
絕大部份state-funded schools必須要有教師資格(QTS)才可任教,私校、free schools、academies可以請unqualified teachers (不代表不好,例如有香港資深同工來到教私校,不需QTS),但長遠來說如果要長期教書的話,還是最好有QTS。
如果在香港教書,可以用香港的教師資格申請換領QTS,個要求有點複雜,需時大約大半年到一年。
如果沒有香港教師資格,可以考慮讀PGDE,英國有不少邊讀PGDE邊返工的programme。
另一種取得QTS的方法是Asssessment Only route,要求是在兩間或以上學校任教過,符合基本要求,然後以assessment形式取得QTS。
如何搵學校工?
學校工基本上分為Teaching Staff和Supporting Staff,Teaching staff顧名思義即是教師,supporting staff常見的職位是Cover supervisor, Teaching Assistant, Learning Support Assistant, IT technician, science technician, 小學的supervisory assistant,還有只在考試季節做part-time的Exam Invigilator。
所有學校空缺,基本上在TES、Mynewterm、政府Teaching Vacancies網站、地方政府的教育職位網站搵工,很多學校已經接受在這些網站的網上表格申請,你填好了資料和CV,每間學校都可以用,不過學校一定會要求你寫personal statement 或/和 cover letter,這就不能同一篇文走天涯,找AI幫手可以,但必須每間學校度身訂造,而且最好自己重寫一下,令行文用字不要太”AI”。
學校請教師,校長面試+試教+school tour+傾計+食飯或下午茶傾計(這是很重要的一環)+學生代表面試,少則半日,多則大半日,真心攰,但這樣子學校可以更準確揀人。
試教通常半個鐘,學校會早一兩日給你topic,你準備好所有教材,課堂一定要有齊英國課堂要的幾種東西(starter - learning objectives - 內容 - 不同taxonomy層次互動 - check understanding - takeaway),半小時內一定會做到有互動,準時完成所有內容。
面試基本上是大路的的問題,面試慣的話不會答不到。
有些學校有學生代表面試,這個真的很特別,我試過兩次。
我覺得最特別的環節是跟校董/校長/SLT(副校)/在職老師飲茶或食lunch傾計時間,這個環節應該是看你能否跟其他人正常社交互動。這環節不是間間學校都有。
應不應該經Agent搵學校工?
我做代課的時候,line manager常常說,不要靠agent搵工,她也不會找agent搵人返長工。短期工還可,但盡量不要是長工。Agent介紹得的長工,通常是長時間請不到人,或者學校請人的方式有問題,即是不會好做。
不過在起步點,在求職網站開放CV讓agent找你,那是一個比較快可以搵到工的方法,尤其是臨時頂上的工。不過長遠計,尤其有一定經驗之後,搵工都是自己搵比較好。
如何申請QTS?
我寫過一篇講申請QTS的程序和要求,連結在此。
TLDR(Too long, didn't read)的話,簡單來說:
你需要有:
香港教師資格 - 你要email去香港教育局,然後讓香港教育局向Department of Education (DfE)確認你的香港註冊教師資格
你的PGDE/PCED的大學證明你能任教科目和年級的testimonial
你教過的學校證明你起碼有9個月教學經驗-DfE會聯絡你提供的舊校聯絡人。
整個過程大約需時大半年至一年。
如何申請香港良民證(CNCC)?
如果工作有機會接觸未年成者,例如教育、NHS、社福,要有英國的Enahced DBS,證明你完全清白,但你來英國之前的清白,要用香港的良民證(CNCC)證明。
我寫過關於申請QTS的程序和要求,連結在此。
TLDR,簡單來說,你要有僱主出信說要求你申請police clearance,然後你用這封信,在網上向香港某部門申請,但網上只限填內容和交錢,你必須在英國的警局預約打手指模,把指模紀錄寄回香港。
如果在香港申請,你也要有英國僱主的信證明你需要申請CNCC。
如何選擇落腳點?
基本上人人要求不同,基本上就是看:
學校catchment area (有仔女的話,可能是首要條件)
搵工 (也視乎你有沒有揸車,也視乎你想搵甚麼工)
治安 (非常重要)
居住成本 (基本上愈接近倫敦愈貴,愈接近熱門學校愈貴)
朋友 (其實重要,不過我們選擇了學校和少香港人作先決條件,要探朋友就長假期揸一兩個鐘車去)
多或少香港人 (我們選擇後者,因為不想小朋友學校太多香港人)
人人要求不同,真的沒有絕對答案,最不湊米氣的就是問人「為什麼你不揀xxx/yyy/zzz?」
在英國平日的生活跟香港有甚麼分別?
香港真的是一個國際都會,衣食住行、娛樂消閑都非常方便,基本上是日日都可以有不同的玩法。老實說,在英國,除非你住在大城市的中心,否則生活應該會比在香港時簡單。
平日就是返工放工,在家煮飯,週五六揸車去超市和retail park,間中在外面食餐飯,星期六日在家DIY、剪草、BBQ,或者去探朋友,又或者去郊外或名勝行下,放假就揸車去遠一點的地方遊覽,一年一兩次坐廉航或Eurostar去一轉歐洲(其實好似香港去台灣那樣方便)。
英國生活方便嗎?
揸車的話,其實很方便,日常生活所需半小時內一定買到,除非住在荒山野嶺,否則要買甚麼都容易,包括華超/中超/亞超/港超/日超。香港買到的,這裡95%都買到。
其實絕大部份需要的東西都買得到,不過如果你想好似去Donki / Aeon / Daiso 那樣成個商場咁大都是日本百貨,有如返鄉下的感覺,那就不好意思了。(我真的好掛住Daiso那些千奇百趣但好實用的12蚊日用品,英國除了零星網店有賣少量貨物之外,基本上沒有地方賣)
如果不揸車的話,就一定要住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即是城市,如果沒有車但住在鄉鎮,就幾乎等於住在Truman Show那小鎮一樣。
至於娛樂消閑,你不要求像香港那樣五光十色,一行落街就食到80種不同地方的美食、去到銅鑼灣或旺角可以玩到半夜兩點,那就沒有問題。去郊外、行山、踩單車這些香港常常做的,在英國也常常做,有自己的後園,園藝和燒烤是香港不常做的。
我住在內陸,以前在香港,夏天幾乎每星期去大浪灣游水,現在要搵靚沙灘要揸很遠車,每年只去到幾次。
你在甚麼地方落腳?
抱歉這個我一直不公開。那是東部一個鄉下地方,過幾個路口會見到羊和馬那種。
英國考車牌難嗎?
雖然我在香港考牌,但因為太太是在英國考牌,我可以憑觀察答:難。比香港難,而且考試內容實用很多倍。
換句話說,太太兩take pass,我在香港也要兩take, 所以她比我叻,雖然她有我陪練。
(太太考車經歷應該要寫)
在英國適應得如何?
現在已經差不多沒有身在異地的感覺,而且開始記不清楚香港的事物。每日起身返工放工,平日生活出出入入不同地方的感覺都是沒有「特別」,我想那就是適應吧。
還有一個我意想不到的地方,是現在發夢很多時是英文對白的。
聽唔明本地人英文點算?
我到現在還是當他們當你自己人一輪嘴傾計的時候,有三成聽不明。
住在德國的朋友形容,那是「仍然是聽得耐會覺得攰」的感覺。
每天都不停聽和講,也不停loop英文短片,講到流利的Konglish,我想,原子習慣,每日進展0.01%,到我老了的時應該會ok的。
有冇掛住香港?
有。好掛住,很掛住香港的人和生活過的地方,但已經沒有那種會幻想如果仍在香港怎麼樣的沉鬱。
香港實在太多東西值得懷念。
Daiso 12蚊店、各區的美食和奇食、壯麗的郊野景色、東大街的游水海鮮、可以踩足一日的單車徑、灣仔中環西環九龍城的橫街窄巷,好掛住。Sorry, 我又講Daiso。
會不會回流?
在孩子出身之前都不會。不過,如果回流的意思是回來定居和工作,那有兩個條件,一是香港是一個可以安居樂業的地方,二是孩子想回香港工作。這兩個條件同時出現的機率不是零,但應該不高。
調轉來說,其實我已經完全改變了人生規劃,如果夠長命,我是打算在這裡教到退休的。
最鍾意英國甚麼?
孩子的教育。
古蹟和博物館。
民主與自由。
廉航去歐洲方便。
夏天的天氣。
居住空間。
最唔鍾意英國甚麼?
報稅,真係煩到發惡夢。
冬天的天氣。
沒有Daiso。
重稅。(咁你鐘意孩子的教育嘛)
有冇被歧視?
沒有。
不過因為工作關係,你會知道有時學生會暗地拿你的口音或講過的某樣嘢開玩笑。他們其實也有拿本地人老師開玩笑。
沒有被歧視,但因為始終最地道的話題搭不到嘴,你知道你不能完全融入,也不太享受嘗試融入。不過,其實我只係打份工,又不打算升職,但求每日可以做好份內事,沒所謂。
英國邊度好玩?
好多地方都好有趣,例如好多海邊小鎮、西部和南部的海灘、很多世界級博物館、世界級音樂劇、自然景觀、無數古蹟,全部都很值得去。
個人而言,我有兩大心頭好:
Bovington的Tank Museum
Imperial War Museum Duxford
有沒有擔心5+1變10+n?
其實沒有太擔心,一來因為我相信機會不大,二來我計過,即使10+n,孩子18歲報大學時還未有永居,但她已經有一半人生在英國居住,符合long residence交home fee的條件。不過如果BNO Visa變10+n,那是完全荒謬和無恥,到這一刻,工黨的官方口徑仍然是不排除、會諮詢,單單是這種姿態,我條氣真係唔順。我從未支持過工黨,因為這件事,我以後也不會。
關於這個問題,還是要貼這張圖:
在英國揸車和香港比較有甚麼分別?難不難?
我沒有在香港揸車,不能比較,但聽說在London揸車感覺比較似香港。
我大約一個月落London一兩次,London的馬路真的很複雜,而且無數伏位(配以CCTV罰你錢),而且那裡的人揸車特別霸道,送外賣電單車多,又經常塞車,塞車時人們就沒有耐性所以更霸道。
不過我算是習慣了。
至於其他地方,no offense,我一年會去三幾次的某中部大城市的人揸車比London的人更惡。另外,某個球隊降班的城市的市中心我會避之則吉。除了曼城,英格蘭主要大城市我都揸過,只有London、降班城市和中部大城市感覺比較差,其他的大都可以。在不是大城市的地方,人們揸車大都很禮讓。
論惡頂的公路,中部朋友多數會推介M6,我比較少去,但都試過塞了一個鐘。個人推介是M25,這也是英國人投票選出最惡揸的公路。
如果有時光機,回到移英之前,你有甚麼決定想重新做過?
答案:我做人的座右銘是...//
(全文連結在此,感謝訂閱支持)
有興趣看最update的資訊,請follow我的FB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