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份工的故事(6/6) - 在英第一份教席-Requires Improvement精神時間房】

 

這個「六份工的故事」講的是來到英國之後,做過的六份工作。現在終於寫到第六份工,因為已經離職,所以能夠寫了。

英國在2023年2月開始接受香港教師申請教師資格QTS,我3月份辭去上做office那份工,那時候還未知道自己該做甚麼,所以照申請QTS,看看有沒有出路。

申請QTS需要很長時間,未有資格之前,我先試試做代課工作(cover supervisor),那是個很不錯的入課室經驗,工作也頗愉快的,可是人工低到不能生活。

做代課的時候,line manager知道我是在申請QTS的,她也很鼓勵我,說有了QTS之後,我會很快找到新工作,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她會問我申請進展如何,這樣她會知道是否要準備再請人。

未有QTS之前,我也嘗試過申請教師職位,不過都沒有回音,所以後來都放軟手腳等。

到了10月尾,終於取得QTS,歷時大約7個月。在移英教師群組,大家有分享申請所需時間,7個月這個時間不算長了,後來大部份人大約要10個月至1年。

申請到QTS,那只是個資格,實際上我是完全沒有英國的教學經驗的,我對於求職其實沒有甚麼信心,不過line manager鼓勵我說,這行缺人,所以一定有機會。我抱住不試白不試的心態,照申請工作,也在教育界的求職網站開放CV讓agent找我。一旦開放CV給agent,你就會不斷收到他們的電話和email,他們不斷會說有工問你有沒有興趣。

Line manager曾經在閒聊的時候說過,如果學校要搵agent請人,代表他們請不到人,那學校不會是最理想的工作地方。

11月的時候,接到一個agent電話,說有工適合我,1月開始工作。那學校名,我一聽到就叮一聲。因為那是我來到英國後做炒散代課的第一間學校。

我對這間學校的印象一般般,難搞,但不是我去過最難搞的學校。

人就是這樣,當你未有機會的時候,就會覺得一試無妨,雖然我對這學校的印象不太好,也有不少不太愉快的經驗,但因為去過更令人吃驚的學校,所以覺得不如一試,所以就答應了。

見教書工一定有試教環節,他們會早兩日給你一個題目,到時入去課室教一節。

因為沒有任何在這邊教學的經驗,手上也沒有教材,所以我只能在教師網站付錢買powerpoint,然後修改到合適的版本。這個過程很漫長,我足足用了兩日來準備。

去到試教的時候,觀課的是兩個副校,我有點奇怪,那麼Head of Department呢?

不過無論如何,試教完了,面試見我的是另一個副校,感覺似乎氣氛很正面,那就完成了。

翌日,收到學校電話,說取錄了,不過因為未來的半年科目的堂數不足,所以要代其他科的堂。在那個我甚麼也沒有的時候,這當然是個好消息,於是就答應了,畢竟那時候代課的收入真的不夠生活,那不是誇張的修辭手法,而是真的不夠。

往後的一個月,感覺自己快要進入工作的新階段了,難免感到既興奮又擔心。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即使做了半年全職代課,但正式在英國教書的經驗是零,尤其是教學法、課室語言這兩方面。

況且,因為是學年的半場換入,所以我將要面對一個不會對新人特別友善的環境。

而最令我擔心的,是開學前我問請我的副校(那學校沒有校長)取備課的材料,結果收到的材料很有限,而我要教甚麼班、要代課的科目、時間表,全都未知道,只能在1月開學那天的INSET Day(教學發展日)才知道。

你看到這裡,大概都感覺有點不對勁。

的確,很不對勁。

關於這間學校,有一點是未去到已經知道辣手,就是它的Ofsted評級是Requires improvement...

Requires improvement的意思,根據政府網站的說法,是"a school that is not yet good but overall provides an acceptable standard of education"。

究竟Requires improvement的學校是怎樣的呢?其實我不知道,不過很快就會知道了。

上網看它的Ofsted資料,有一點我是覺得特別擔心的,那是有過半家長回應稱不會向其他人推薦這學校。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很令人不安的訊號了。

不過,作為第一份教職,不論如何,當去一個精神時間房*特訓吧。

(待續)

 (原文連結傳送門) 

註:精神時間房:《龍珠》裡面的特訓房間。內部是跟地球一樣廣闊的一片白色空間,除了用來出入的建築物外,什麼都沒有。室內氣溫的變化十分急劇,完全不適合日常生活。最大特徵是時間的流逝不同,在這裡一年,地球只是過了一日。